【虹桥镇】婚事新办,丧事简办,其他不办——移风易俗倡议书
2021-03-11 10:37:04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虹桥镇党政办 | 编辑:邱瑜伟 | 作者:邱瑜伟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10212

移风易俗倡议书

尊敬的居民朋友们:

勤俭节约,艰苦奋斗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。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的逐渐富裕,婚丧嫁娶大操大办、讲排场、慕虚荣、比阔气的现象愈演愈烈,不仅致使人情消费持续攀升,广大干部群众不堪重负,而且影响了正常的人际关系,败坏了社会风气。为倡树文明新风,推进移风易俗,培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,我们倡议: 

一、崇尚节俭,婚事新办

结婚是人生大事,固然重要,但并非酒席档次越高越好、排场越大越好。宴请宾朋的目的是在亲友的见证下双方结成连理,和亲朋分享喜悦,因此我们倡议采用新形式举办婚庆事宜,如参加集体婚礼、参加旅行婚礼、夫妻共植纪念树等文明健康的形式,举办节俭适度,富有纪念意义的婚礼。反对天价彩礼、炫富攀比、低俗闹洞房等陋习,不设豪华宴席,不用豪华车队,不比排场,不比阔气,努力形成健康文明的新风尚。

婚事新办
1
程序仪式从简

①一天办结;

②拱门气球不超过2个;

③禁耍新郎、新娘、公公等陋习

2
酒席招待从简

①单方操办宴席不超过20桌,双方合办不超过30桌(每桌按10人计算),每桌宴席≤500元;

②宴请非亲属人员≤100人;

③禁止使用高档烟酒、塑料餐具、桌布


3
迎亲车辆从少

①迎亲车辆≤8辆;

②禁烟花鞭炮

4
贺礼礼金从轻

①非亲属人员随礼≤100元;

②禁天价彩礼


二、厚养薄葬,丧事简办

百善孝为先,要传承尊老、孝老、爱老的传统美德,自觉树立厚养薄葬观念。尽孝当在老人建在时,丧礼奢侈的排场不能弥补孝道的缺失,更不该以自己的虚荣或私欲打扰逝者的安息。我们倡议长辈在世时子女多尽孝道,做到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乐。在生活中,给予老人足够的精神慰藉,满足老人的正常物质需求;在办理丧事时,避免大送花圈、长队过街、哀乐扰民、大摆宴席。减少沿街乱搭灵堂灵棚,不得在公共场所焚烧纸钱和鸣放烟花爆竹,以环保、简朴、文明的葬礼方式,表达对逝者的追思,力争不影响他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。

丧事简办
1
程序仪式简化

①三天内安葬;

②拱门气球不超过2个,送葬乐队不超过1支,送葬车辆≤8辆;

③禁烟花鞭炮、禁在公路、街道等公共场所停放遗体、搭设灵棚

2
丧葬宴席节俭

①酒席桌数≤20桌;

②每桌总价≤300元;

③禁止使用塑料餐具、桌布


3
殡葬方面规范

①公职人员、党员去世后实行火化;

②禁乱买滥葬,禁修建豪华墓、活人墓

4
葬礼礼金从轻

非亲属人员随礼≤100元;



三、倡树新风,其他不办

根据有关规定,全县“五类”人员(国家公职人员、村〈居〉工作人员、党员、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)禁止操办除婚丧以外的其他喜庆事宜。提倡其他人员除婚丧事宜以外的生育、庆寿、订亲、升学、乔迁等其他事宜不办,如需办理,只准邀请自己的直系亲属,不收受亲戚以外人员的贺礼,不互相攀比、大操大办和借机敛财,倡导健康文明的交往方式和合理的消费理念。


四、勤俭节约,拒绝浪费

提倡开展文明餐桌、光盘行动,使用公筷公勺,文明节俭安全就餐;反对大规模聚集聚餐和不文明不卫生不安全餐饮行为。



亲爱的广大朋友们,文明的婚丧习俗需要你我共同培育,良好的社会风尚需要你我共同维护。各村居要在建立“红白理事会”基础上,发挥其倡导文明、志愿服务、监督规范的作用,推进广大农村深入开展移风易俗。让我们自觉投身到移风易俗的实践当中,大力营造精神文明的浓厚氛围,为建设美丽虹桥作出积极贡献!



责编:邱瑜伟

来源:虹桥镇党政办

  下载APP